目前分類:academic (4)
- Jun 18 Wed 2008 02:06
少男殺手複製術
- Jun 18 Wed 2008 02:04
「胡搞瞎搞」文學新實驗──讀紀蔚然《嬉戲》
暴風雨和「番仔火」之間存在著什麼關聯?貝殼和鳥屎又是在何種情況下被並置﹙juxtapose﹚?如果有一天,「逬的一聲」炸燬的不是世貿大樓而是我們所居住的台北城;如果有一天,政治社會的亂象導致「內戰」在台北爆發了……在新作《嬉戲之Who-Ga-Sha-Ga》中,紀蔚然大量挪用大眾文化——電視新聞SNG連線、電影《臥虎藏龍》、鄉土劇及偶像劇等文本,加以改編和諧仿﹙parody﹚,極盡惡搞之能事,拼貼出一齣荒誕鬧劇。
- Jun 18 Wed 2008 02:00
剝除語言這層糖衣——紀蔚然《夜夜夜麻》
夜夜夜「麻」?光看書名,「麻」字給人許多想像空間。可以是麻痺、麻煩、麻醉,也可以是「麻吉」;當然,搭配上夜晚這個時間點,更少不了的就是「麻將」。而《夜夜夜麻》這齣黑色喜劇,正是由「麻將」這個中心意象構築而成的。《夜夜夜麻》的劇本相當簡單:四個進入中年的大學同學,一場牌局,舊式公寓二樓客廳一景到底。沒有複雜的情節,似乎暗示讀者(或者演出時的觀眾)應該專注於角色的台詞和發展。
- Jun 18 Wed 2008 01:56
人人都是伊卡勒斯——張耀升小說《縫》中的敘事聲音
起初是注意到書腰上的文案——第二十六屆時報文學獎短篇小說首獎得主。翻開這本小說認真閱讀後,不僅是第一篇同名的〈縫〉令人驚艷,而且還會發現,自己居然在不知不覺間被作者給「縫」進他的小說世界了。